当前位置:书网Shu123.Net > 图书阅览 > 人物传记 > 正文

金庸:作家,新闻记者

来源:网络   编辑:佚名   更新时间:2010-11-25
金庸(1925~ )作家,新闻记者,也是近代中国文学的重要作者之一。原名查良镛,笔名林欢、姚馥兰。浙江海宁人。 香港知名的新闻工作者和社会活动家,。以‘金庸’为笔名的小说创作,可谓全球华语社会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   查良镛生于1924年,浙江海宁人。毕生专业致...
下,而他与《大公报》几十年的恩怨情仇也由此开始。

  新中国建立初期,为了圆自己的外交官之梦,查良镛毅然抛妻离职,北上京都再敲“外交官之门”。由于种种原因,查良镛最后只好垂头丧气地南回香港。

  查良镛重回《大公报》,不久就调到《新晚报》当副刊编辑。梁羽生正好也在《新晚报》任职,两人遂成朋友。他们一起下棋,一起写棋话,时常海阔天空闲聊--而聊得最起劲的则是武侠小说。

  1953,梁羽生以《龙虎斗京华》一书打响。

  1955年,查良镛偶试身手,写出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一举成名。“金庸”作为一个“神话”由此诞生。

  50年代,查良镛、梁羽生、百剑堂主同写武侠小说,人称“三剑客”。

  一日,他们突发剞想:在报上开设专栏《三剑楼随笔》,三人合写,以展现“三剑客”“社会时互放的光芒”,给“新派武侠”留下一段历史见证。

  金庸自《书剑恩仇录》后,一发不可收。接着,《雪山飞狐》一出,石破天惊,全城争读。《射雕英雄传》更被视为“天书”,新派武侠小说的宗师地位,由此奠定。那年,查良镛34岁。

  35岁那年,查良镛拿着他的8万港币,自立门户,创立《明报》。很多人都认为不出一年半载,《明报》就会关门大吉;但查良镛凭着他的一支如椽妙笔,凭着他的武侠小说《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等,撑起《明报》大业,使《明报》得以苦苦维持下去。

  1962年5月,10万大陆居民波浪式地涌向弹丸之地的香港,形成一股浩浩荡荡的“逃亡潮”,香港处于一片混乱之中。“明报”倾力倾情报道、评论“逃亡潮”,声名大噪,发行量倍增,苦苦支撑的局面终于结束。

  1960年,台北市出动大批警察,在大大小小书店搜缴武侠小说,查良镛的武侠小说自然在查禁之列,台湾当局指之为“毒素颇深”,是“统战书本”。

  1965年年中,查良镛漫游欧洲一个多月,于是请倪匡“化笔”写《天龙八部》。查良镛旅欧回港,倪匡相告:“金庸,真不好意思,我将阿紫的眼睛弄瞎了!”

  1965年底,查良镛创办了《明报月刊》。这本杂志是由散居在世界各地、素不谋面的学人通过书信来筹划、创办的,这在世界出版史上实属罕见。

  “文革”期间,《明报》以及时、准确的中国报道,在香港报界独领风骚,大放光芒。《明报》因而销路突飞猛进,正式确立大报地位。

  1967年夏季,被称为“香港式文化大革命”的“暴动”发生,查良镛因支持港府被“左派”骂为“汉奸”、“走狗”、“豺狼镛”。

  《明报周刊》开了香港娱乐周刊的先河,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

上一篇:冯其庸:著名的红学家
下一篇:易卜生:挪威戏剧家、诗人

您可以: 告诉给你的朋友! 收藏本页! 打印 关闭本页!

免责申明:《金庸:作家,新闻记者》紧供参考,不做创业赚钱投资建议,因该资料或依赖该资料之任何部分或全部所致的任何损失,我们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