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晚清军事家,洋务派重要代表人物,湘军统帅
来源:网络
编辑:佚名
更新时间:2010-11-25
左宗棠 1812.11.10~1885. 9.5 晚清军事家,洋务派重要代表人物,湘军统帅。字季高。湖南湘阴人。青年时即注重经世致用之学。1832年(清道光十二年)中举人。后三次会试不第,遂为塾师。值鸦片战争爆发,左宗棠多方了解外国,钻研军事,提出练鱼屯,设碉堡,简水卒,设水寨...
人才。9月,奉调任陕甘总督,镇压农民起义。 左宗棠为入陕作战而统筹全局,多方面进行准备。1867年初,根据捻军游动善战的特点,定下西北作战先捻后回、先秦后陇的战略方针。随后分兵三路由湖北出发,于7月进入陕西,全力镇压西捻军。夏秋之交,命各军凭河结营,企图利用雨季水涨聚歼捻军于泾、洛两河之间,但西捻军突破清军包围,进入陕北。12月,西捻军又渡黄河入山西、直隶(约今河北)。左宗棠督所部尾追而东,并建议将直隶境内清军分为近防、且防且剿和进剿三军,各负其责。旋奉命专防直隶和运河,会同钦差大臣李鸿章将西捻军击灭于山东茌平。 1868年11月,左宗棠率部回到西安。为准备向甘肃进军,镇压陕甘回民起义军,大力整顿驻陕清军,筹办屯田,安定后方,并采取各个击破的方针,先于1869年1月,派刘松山率老湘军渡河入陕北,迫降抗清武装董福祥部;4月,又调各军向占据甘肃宁州(今宁县) 境内董志原地区的陕西回民军进攻, 打通进军通道;然后全力对付甘肃回民军。认为以灵州(今宁夏灵武)金积堡为据点的马化龙回民军是“西事关纽”,遂于6月分兵出击。9月,进驻平凉,督军猛攻,至1871年初,迫马化龙等投降,占金积堡。7月,调兵大举进攻河州(今甘肃临夏)。9月初,移大营于安定(今定西)。翌年2月,接受河州回民起义军领袖马占鳌投降。8月,入驻省城兰州,督刘锦棠进军西宁(今属青海),督总兵徐占彪继续围攻肃州(今甘肃酒泉)。1873年春,败西宁回民起义军,迫马桂源兄弟投降。但清军对肃州马文禄部回民起义军的作战不顺利,围攻一年半,仍劳师无功。西宁之战结束后,左宗棠不断向肃州增兵,并于9月亲往督师。11月初,诱逼肃州回民起义军领袖马文禄投降,占领肃州(见陕甘回民起义)。 19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中亚浩罕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军事头目阿古柏入侵南疆,并向北疆扩展势力;沙俄也趁火打劫,出兵侵占新疆伊犁地区,西北形势岌岌可危。左宗棠关注新疆形势。1875年(清光绪元年)上疏清廷,分析形势,驳斥“新疆无用”、“得不偿失”等弃地退守的论调,指出若停兵节饷,自撤藩篱,不仅新疆、甘肃难保,京师的北方屏障蒙古也将不得安宁,因此力主出兵收复新疆。其主张被清廷采纳。5月被任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军事行动开始前,下大力筹兵、筹饷、筹转运。根据新疆地处边陲、远离中原、交通不便、人稀地广、地形复杂、后勤补给困难等特点,制定了“缓进急战”、“先北后南”的战略方针,并在两年多的时间里,调集清军,汰弱留强,整军备战;举外债,
相关文章: |
|
本文地址:
上一篇:李鸿章:晚清军事家,洋务派首领,淮军、北洋海军创始人和统帅
下一篇:阖闾:春秋末期吴国国君
您可以:
告诉给你的朋友!
收藏本页!
打印
关闭本页!
免责申明:《左宗棠:晚清军事家,洋务派重要代表人物,湘军统帅》紧供参考,不做创业赚钱投资建议,因该资料或依赖该资料之任何部分或全部所致的任何损失,我们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