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网Shu123.Net > 图书阅览 > 人物传记 > 正文

唐代大诗人“诗圣”杜甫

来源:网络   编辑:佚名   更新时间:2010-11-25
在唐代诗人中有两人的成就达到了诗歌创作的顶峰;一个是登上浪漫主义之巅的“诗仙”李白;一个是登上现实主义之巅的“诗圣”杜甫。   杜甫一生,经历了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三个皇帝统治的时期,这个时期也正是唐王朝由太平盛世转到衰落的大动荡时期。杜甫的伟大的现...
天,安禄山已被其子安庆绪杀死,唐王朝军队先后收复了长安、洛阳等要地,取得了重大胜利。郭子仪等9个节度使60万军队,把安庆绪的部队紧紧包围在邺城即今河南省安阳县,形势对唐王朝非常有利。但由于唐王朝昏庸无能。几十万大军又没有一个统帅指挥,竟被叛将史思明打得几乎全军覆没,形势急剧恶化。为了扭转形势,需要马上扩充兵力,于是唐王朝就在洛阳潼关一带,大肆拉夫征兵。这时,杜甫由洛阳经潼关回华州,目睹了这一悲惨情景。其中有不成了的孩子。有子、孙都在战场死尽的老人,有刚结婚一宵的青年,都被征入军中,官吏们对他们残酷无情,使人们难以忍受。诗人念及祖国的危机,不得不对他们说些勉励和安慰的话。但对《石壕吏》中的老妪,诗人实在难以说点什么了,因为情况太悲惨了。诗人只好如实描述,对残暴的统治阶级提出严正的控诉。诗人把这些情况写成《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和《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6篇。这些诗篇采用了乐府体,通过对话和独白,把人物刻划得栩栩如生。“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墙走,老妇出看门。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在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人无完裙。”这是一幅多么悲惨的图画!老妇的控诉,悲惨凄凉,字字是泪,句句如血。“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诗人的心与人民的心是相通的。看到这幅情景,诗人心中波浪起伏,怎么也不能人睡。《新婚别》中的新娘,《垂老别》和《无家别》中的老翁,都是十分感人的形象。读之令人泪下。除以上6篇,这个时期诗人还写了许多热爱祖国,同情人民疾苦的篇章,如《春望》、《羌三首》、《悲陈陶》、《哀江头》等等。尤其是《春望》这一名篇。更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情感。
  “安史之乱”后,杜甫被叛军抓住,押送长安。一面是过着俘虏的生活,一面是对国家前途的无限忧虑和对家人的深切怀念,虽然面对着长安的春天景色,只能使他更加伤感。于是,便抒写了下面这首五言律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这千古名句,出自诗人的肺腑,也撞开了千千万万个读者的心扉。这和后来“安史之乱”快结束时写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相比,就更加看出诗人的爱国之情。杜甫在四川梓州听到官军收复了失地,高兴极了,写了这首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

上一篇:韩愈: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下一篇:王维:盛唐大诗人、画家

您可以: 告诉给你的朋友! 收藏本页! 打印 关闭本页!

免责申明:《唐代大诗人“诗圣”杜甫》紧供参考,不做创业赚钱投资建议,因该资料或依赖该资料之任何部分或全部所致的任何损失,我们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