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网Shu123.Net > 图书阅览 > 人物传记 > 正文

世界艺术家潘玉良

来源:网络   编辑:佚名   更新时间:2010-11-25
潘玉良从小妾到名画家,在巴黎一座安眠着许多杰出艺术家的墓地,一块宏伟的黑色大理石墓碑上,镶嵌着一位长眠者的白色大理石浮雕像。雕像的下方,悬挂着几十枚造型各异而又美观的奖章:右边是一行用中国镌刻的碑文:世界艺术家潘玉良之墓(18?? ~1977)。   潘玉良,...
雕塑班。
  那时,国内政局不稳,赞化丢掉了海关监督之职,又不能寄钱给玉良,本来就很少的留学津贴,早就时断时续,残酷的现实使得她常饿着肚子上课,零用钱,那就更谈不上了。
  1929年的春天,她一连四月未见家信和津贴,一次在课堂上晕了过去,教授和同学们见状不忍,凑钱给她,正在这时,传达员高喊:“中国的张玉良女士,你的汇票!”同学们围拢来一看,是欧亚现代画展评选委员会的,附言:“潘张玉良女士,你的油画 《裸女》荣获三等奖,奖金五千里尔。”
  毕业考试和答辩都已进行过了,即将举行毕业仪式时,玉良与在欧洲游历的母校校长刘海粟不期而遇。异国重逢,她无比激动,一把抱住老校长,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眼眶里只是泪花。当下,刘校长给玉良写了聘书,回国后,聘任她任上海美专绘画研究室主任兼导师。
  九年的异国他乡的飘泊,历尽艰辛,带着圆满和喜悦,她回国了,心说不出的高兴。“呜……”一声悠扬的笛哨,船在吴淤口港靠岸了,赞化一步跨进船舱,二人久别又重圆了。
  两个月后,王济远先生为潘玉良在上海举办的“中国第一个女西画家画展”开幕了。
  展品两百多件,震动了中国画坛《申报》发了专题消息,刘校长从罗马发来电报祝贺。这时,玉良的留法同学徐悲鸿,以中大艺术系主任身份向她发出聘请,请她去“中大”执教。
  1932年,玉良举办第二次个人画展,游欧回国的刘校长亲临画展,校长在那张《浮山古刹》前停住了,他指着画对身旁围观的人说:“你们看,好一座别致有趣的古刹,可谓是淋漓逼真,维妙维肖,它说明了作者西画功底坚实,也表现了技巧的纯熟,意境不错。”在场观者无不赞同,可老校长话锋一转可是,我不喜欢也不主张这种素描,我主张借鉴西方的艺术,用以丰富和发展我国的绘画艺术……”玉良受到了震动,她认真思量,自己作品缺乏个性,之后,为了充实和丰富自己的艺术营养,她走遍黄山、庐山、浮山、扬子江等地在峰巅、峡谷、画室、课堂、河畔、林荫奋战。两年后她展出了别开生而的新作,受到了人们的赞誉。
  1936年她举办个人第五次美展,也是她在祖国土地上最后一次画展《人力壮士》赢得了最高荣誉,但不料在收展时,在《人力壮士》那张画上,贴上了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妓女对嫖客的颂歌。”这又给玉良心上重重一击!
  画展刚刚结束,玉良心上的伤痛还未平复,就开始了授课,这天,她突然接到赞化的电话,大夫人来了。她回家里,听到大夫人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大主小卑,千古常理,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

上一篇:陈圆圆
下一篇:家喻户晓的花木兰

您可以: 告诉给你的朋友! 收藏本页! 打印 关闭本页!

免责申明:《世界艺术家潘玉良》紧供参考,不做创业赚钱投资建议,因该资料或依赖该资料之任何部分或全部所致的任何损失,我们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