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网Shu123.Net > 图书阅览 > 人物传记 > 正文

贺龙:共和国元帅

来源:网络   编辑:佚名   更新时间:2010-11-25
贺 龙  历尽艰险,百折不挠;血雨腥风,英勇善战;光明磊落,无私无畏;豁达大度,胸怀坦荡。 贺龙(1896~1969),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军事家,共和国元帅。 1916年起义参加护国战争。在北伐战争中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长。 南昌起义总指挥。1927年9月加入中国共...
西藏,武力解放了昌都,歼灭反动的藏军主力。然后向西藏地方政府宣传共产党的统战政策。在政策的感召下,西藏地方当局派出代表赴京签署了“十七条协议”。西藏得以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和平进驻拉萨。
  在国家的和平建设时期,贺龙除了担任国务院副总理、体委主任外,在军内担任了中央人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工业委员会主任等职。特别是在1964年主持军委日常工作期间,重视战备训练,强调正规化、现代化建设,为我军的建设积极工作。“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贺龙遭到林彪、康生、江青等人的迫害,面对残酷的打击,贺龙刚直不阿、嫉恶如仇,最终于1969 年6月9日被迫害致死。临终前在痛苦的煎熬中他已进入时断时续的昏迷中。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坚信真理、正义必胜,人民是最公正的。他说:“人民是最公正的裁判。谁为人民做了好事,人民不会忘记;谁在人民面前犯了罪,人民也绝不会饶恕”。
  贺龙含冤而死后,毛泽东曾说过:“我看贺龙搞错了,我要负责”。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曾多次指示为贺龙平反。1974年9月29日中央发了《关于为贺龙同志恢复名誉的通知》。1982年10月,中共中央又作出了“为贺龙同志彻底平反的决定”。决定中充分肯定了贺龙为中国革命作出的不朽贡献。他的主要著作已收入《贺龙军事文选》。
  贺龙年表  贺龙原名文常,字云卿,1896年 3月22日生于湖南桑植洪家关一户贫苦农民家庭。
  1914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
  1916年率弟兄,劈了桑植县芭茅溪盐税局,夺得十几支步枪,组织农民武装,打出桑植县讨袁(世凯)护国民军旗号,任总指挥。不久编入湖南护国军,任营长。
  1917年,在长沙奉中华革命党之命, 参加刺杀湖南督军潭延阎的活动,失败被捕。
  释放后又去刺杀新任督军傅良佐,又遭失败,乃返回湘西,拉起队伍,打起湘西援鄂军第一路游击支队的旗号。
  1918年春,在石门县被编入湘西护法靖国军,任营长、团长。
  1922年率部入川,驻涪陵,任川东边防军警备旅旅长、四川“讨贼军”混成旅旅长,同依附北洋军阀吴佩孚的杨森、刘湘部队作战。
  1923年9月,取得反攻重庆的胜利。
  1924年他率部返湘,先后任澧州、湘西镇守使。
  1926年起,任国民革命军师长,率部参加北伐战争,在湖北、河南屡打胜仗,升第二十军军长。
  1927年8月1日,与周恩来、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南昌起义,任总指挥。
  192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起义失败后,与周逸群等经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

上一篇:叶剑英:共和国元帅
下一篇:彭德怀:共和国元帅

您可以: 告诉给你的朋友! 收藏本页! 打印 关闭本页!

免责申明:《贺龙:共和国元帅》紧供参考,不做创业赚钱投资建议,因该资料或依赖该资料之任何部分或全部所致的任何损失,我们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