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网Shu123.Net > 图书阅览 > 人物传记 > 正文

杨振宁:诺贝尔物理奖

来源:网络   编辑:佚名   更新时间:2010-11-25
不论在海内还是海外,杨振宁这个名字在华人中是很响亮的。他,1957年与李政道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登上斯德哥尔摩的诺贝尔领奖台,全世界的炎黄子孙无不为自己的同胞在世界科学殿堂上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到骄傲。 “中国人在国际科学坛上有建立不朽之功...

杨振宁:诺贝尔物理奖不论在海内还是海外,杨振宁这个名字在华人中是很响亮的。他,1957年与李政道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登上斯德哥尔摩的诺贝尔领奖台,全世界的炎黄子孙无不为自己的同胞在世界科学殿堂上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到骄傲。

“中国人在国际科学坛上有建立不朽之功绩者,乃自杨振宁始。”继杨振宁、李政道之后在1976年也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丁肇中教授如是说。

杨振宁1922年出生在安徽合肥。父亲杨武之曾留学美国攻读数学,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厦门大学和清华大学任数学教授,是最早将西方近代数学引入中国的先驱者之一。聪颖的天赋,加上家庭的熏陶,使杨振宁从小就“天赋异禀”。他不但书念得好,而且兴趣广泛,还是读中学时,他就对父亲说过:“我长大了要争取得诺贝尔奖!”

抗日战争期间,杨武之任教的清华大学被迫南迁长沙,与北大、南开合并成临时大学。日军攻占南京后,临时大学撤至昆明,并改名“西南联合大学“。杨振宁也随父母颠沛流离长途奔波来到昆明,他在念完高中二年级之后,未上高三就考上了西南联大。当时的西南联大集中了许许多多各个学科的著名教授,形成一个灿烂的教师群,是中国最大的教育中心。在这里,杨振宁得到了名师们的极好指点。他在吴大猷教授指导下完成了学士论文。大学毕业并取得理学学士学位后,即入研究生院深造,在王竹溪教授指导下研究统计物理学,取得硕士学位。

1945年,杨振宁作为“留美公费生”赴美,寻找他所敬慕的物理大师E·费米教授,成为费米主持的芝加哥大学研究生班的博士研究生,并得遇后来被称为“氢弹之父”的E·特勒教授。他深受费米的熏陶和影响,在泰勒指导下完成博士论文,于1948年获博士学位。之后,应校方聘请,留校当了一年教员之后,他于1949年到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工作,1955至1966年升任该所教授。从1966年起,他担任了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爱因斯坦物理学讲座”教授,并任新创办的该校“理论物理学研究所”所长。
在理论物理学上,杨振宁创造了许多辉煌。他的最高成就是1954年与R·L·密耳斯共同提出的“杨-密耳斯规范场理论”。该理论开辟了“非阿贝耳规范场”的新研究领域,为现代“规范场”研究打下了基础。它被世界物理学家公认为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理论结构之一”,是继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爱因斯坦的引力场理论和狄拉克的量子理论之后的最为重要的物理理论。

杨振宁的另一杰出贡献是1956年与李政道合作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理论,从而推翻了

1 2 3下一页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

上一篇:富兰克林:美国政治家,科学家,作家
下一篇:杨利伟:中国第一太空人

您可以: 告诉给你的朋友! 收藏本页! 打印 关闭本页!

免责申明:《杨振宁:诺贝尔物理奖》紧供参考,不做创业赚钱投资建议,因该资料或依赖该资料之任何部分或全部所致的任何损失,我们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