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报刊上在介绍丰子恺的随笔时,常常提到“缘缘堂随笔”这一名称,可能有读者不完全了解缘缘堂的情况。
缘缘堂是丰子恺故居的名称。1927年丰子恺在上海郊区江湾的立达学园工作时,住在永义里的校舍里,这里是最初的缘缘堂。后来几经迁徙,最后于1933年在浙江省石门镇建造缘缘堂新
屋,抗日战争期间毁于炮火,1985年重建落成。
丰子恺从1927年开始写的随笔,有许多都冠以“缘缘堂随笔”的名称。
现将缘缘堂的情况详细介绍如下。
江湾缘缘堂
丰子恺(1898-1975)诞生于浙江省石门镇(当时属崇德县,现属桐乡市)。1914年在当地高等小学校毕业后,就读于杭州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该校的图画音乐老师李叔同先生的指引下,丰子恺走上了专攻艺术的道路。师范毕业后,于1921年去日本学习了10个月,回国来先后任教于上海专科师范学校、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上海立达学园。
立达学园位于上海北郊江湾镇,丰子恺家当时住在永义里9号的校舍里。1927年农历9月26日,丰子恺虚龄30岁生日的那天,李叔同先生(已于1918年出家)即弘一大师正在丰家作客。恩师对他的教育,不仅限于音乐美术方面,在佛教上也给予他很深的影响。他决定拜弘一大师为师,皈依三宝,作一名在家居士。于是,在楼下钢琴边释迦牟尼像前举行了皈依仪式,弘一大师给他取法名婴行。
就在这一回,丰子恺请求弘一大师为他永义里的这所校舍取个宅名。弘一大师叫丰子恺在好几张小方纸上写上自己喜爱而又可以互相搭配的字,把小方纸团成小纸球,撒在释迦牟尼画像前的供桌上。先后拿两次阄,拆开来都是“缘”字,于是就将永义里的寓所命名为“缘缘堂”。请弘一大师写了一幅横额,交九华堂装裱后挂在永义里的寓所中,这是缘缘堂“灵”的存在的开始。1930年迁嘉兴,1932年迁上海,缘缘堂一直随着堂主人丰子恺,形影不离。他所写的随笔也往往自名为“缘缘堂随笔”。1931年,上海开明书店出版了丰子恺的第一本随笔集,就取名为《缘缘堂随笔》。其实那时的缘缘堂还是“游击式”的。
石门缘缘堂
直到1932-1933年,丰子恺已出版了20多本书,手里有了一点钱。为了实践母亲在世时自己对她许下的诺言,便在故乡——浙江省石门镇(又称石门湾)木场桥堍的梅纱弄里造了一所房子。这才是现今一般人所指的缘缘堂。
说起梅纱弄,其实明清时本名绵纱弄,明末清初,因弄北有5家打铁店常将煤渣倾倒弄内,此弄渐被改称为煤沙弄。1928年,路牌亦标此名。但丰子恺嫌其
相关文章: |
上一篇:书画大师齐白石的故事
下一篇:动漫名家六人:蔡志忠、邓有立、马克宣、徐鹏飞、王六一、陈家奇
免责申明:《丰子恺故居缘缘堂的故事》紧供参考,不做创业赚钱投资建议,因该资料或依赖该资料之任何部分或全部所致的任何损失,我们概不负责。